声明

本文是学习GB-T 1617-2014 工业氯化钡.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氯化钡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氯化钡。该产品主要用于金属热处理、钡盐制造以及电子、仪表、冶金等行业,还
可用作杀虫剂、脱水剂,广泛用于造纸、染料、橡胶、塑料、陶瓷、炼油、石油化工等行业以及氯碱工业除盐

水中硫酸根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0—2009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3049—2006 工业用化工产品 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
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 12268—2012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 15258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HG/T 3696.1 无机化工产品 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第1部分:标准滴定溶

液的制备

HG/T 3696.2 无机化工产品 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第2部分:杂质标准溶

液的制备

HG/T 3696.3 无机化工产品 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第3部分:制剂及制品

的制备

3 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式:BaCl₂ ·2H₂O。

相对分子质量:244.24(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 分类

按工业氯化钡的用途不同,将其分为两类, I
类为电子工业用,Ⅱ类为一般工业用。

5 要求

5.1 外观:白色片状或粉状结晶。

GB/T 1617—2014

5.2 工业氯化钡按本标准的试验方法检测并应符合表1技术要求。

1 技术要求

项 目

指 标

I类

Ⅱ 类

优等品

一等品

优等品

一等品

氯化钡(BaCl₂ · 2H₂O)w/% ≥

99.5

99.5

99.0

98.0

锶(Sr)w/% ≤

0.003

0.01

0.15

0.30

钙(Ca)w/% ≤

0.002

0.01

0.036

0.090

硫化物(以S计)w/% ≤

0.001

0.002

0.003

0.008

铁(Fe)w/% ≤

0.0005

0.001

0.001

0.003

水不溶物w/% ≤

0.02

0.05

0.05

0.10

钠(Na)w/% ≤

0.005

0.050

6 试验方法

警告:本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腐蚀性,操作时应小心谨慎!必要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就医。

6.1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的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
GB/T 6682—2008
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的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

按 HG/T 3696.1、HG/T 3696.2 和 HG/T 3696.3 的规定制备。

6.2 外观判别

在自然光下,于白色衬底的表面皿或白瓷板上用目视法判定外观。

6.3 氯化钡含量测定

6.3.1 方法提要

用乙酸铵调节溶液的pH
值,在乙酸铵-氨水缓冲溶液中重铬酸钾与氯化钡均匀生成铬酸钡沉淀,

根据铬酸钡沉淀的质量计算氯化钡的含量。

6.3.2 试剂

6.3.2.1 盐酸溶液:1+11。

6.3.2.2 重铬酸钾溶液:50 g/L。

6.3.2.3 乙酸铵溶液:75 g/L。

6.3.2.4 氨水溶液:1+27。

6.3.2.5 硝酸银溶液:10 g/L。

GB/T 1617—2014

6.3.3 仪器和设备

6.3.3.1 玻璃砂坩埚:滤板孔径5 μm~15 μm。

6.3.3.2 电热恒温干燥箱:控制温度133℃±2℃。

6.3.4 分析步骤

称取约7 g 试样,精确到0.0002 g,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移入5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 度,摇匀,干过滤,弃去10 mL
前滤液。用移液管移取50 mL 滤液,置于400 mL 烧杯中,加5 mL 盐酸
溶液,加入100 mL 水和15 mL
重铬酸钾溶液,加热煮沸,在微沸状态下一边搅拌一边缓慢滴加10 mL
乙酸铵溶液(3 min~4 min 内滴完),保温5 min,
继续在微沸状态下一边搅拌一边滴加15 mL 氨水 (2 min~3 min
内滴完)。在约80℃的水浴中静置30 min
后,取出,迅速冷却至室温,用已于133℃士
2℃下烘至质量恒定的玻璃砂坩埚抽滤,用含少量氨水的蒸馏水(pH
为7~8)洗涤沉淀至无氯离子反

应(用硝酸银溶液检查),将玻璃砂坩埚和沉淀于133℃±2℃下烘至质量恒定。

6.3.5 结果计算

氯化钡含量以氯化钡(BaCl₂ ·2H₂O) 的质量分数w 计,按式(1)计算:

式中:

style="width:4.34665in;height:0.67884in" />

……………

……

(1)

m₁ —— 干燥后铬酸钡及玻璃砂坩埚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o — 玻璃砂坩埚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2 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V — 移取试验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50);

V₁ —— 试验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₁=500);

0.9642——铬酸钡(BaCrO₄) 换算成氯化钡(BaCl₂ ·2H₂O) 的系数。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大于0.2%。

6.4 锶含量测定

6.4.1 方法提要

将试样溶解于水,在盐酸介质中,采用标准加入法,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460.7
nm

波长处,测定锶含量。

6.4.2 试剂

6.4.2.1 盐酸溶液:1+11。

6.4.2.2 氯化钾溶液:10 g/L。

6.4.2.3 锶标准溶液:1 mL 溶液含锶(Sr
用移液管移取5 mL 按 HG/T 3696.2 配制的锶标准

溶液,置于1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该溶液现用现配。

6.4.2.4 二级水:符合 GB/T 6682—2008 规定。

6.4.3 仪器和设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有锶空心阴极灯。

GB/T 1617—2014

6.4.4 分析步骤

6.4.4.1 试验溶液的制备

称取试样: I 类优等品约10 g,I 类一等品约5 g,Ⅱ 类约0.6 g, 精确到0.0002
g 。置于100 mL 烧

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加入5 mL 盐酸溶液,移入1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4.4.2 空白试验溶液的制备

在100 mL 容量瓶中,加入0.5 mL 的盐酸溶液、4 mL
氯化钾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4.4.3 测定

用移液管分别移取试验溶液(I 类10.00 mL;Ⅱ 类优等品10.00 mL、一等品5.00
mL), 置 于 4 个 100mL 容量瓶中,再分别加入0.00 mL 、1.00 mL 、2.00 mL
、3.00mL 锶标准溶液和4 mL 氯化钾溶液,

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调至最佳工作条件,于波长460.7 nm
处,用空白试验溶液调零,测定其吸光 度。以锶质量(mg)
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坐标相交

处,即为试验溶液中锶的质量。

6.4.5 结果计算

锶含量以锶(Sr) 质量分数w。计,按式(2)计算:

style="width:2.99342in;height:0.68662in" />

式中:

……………………

(

2)

m₁—— 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锶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V — 移取试验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 试验溶液的体积的数值(V₁=100), 单位为毫升(mL);

m ——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为: I
类不大于0 . 0005%,

Ⅱ类不大于0.015%。

6.5 钙含量测定

6.5.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仲裁法)

6.5.1.1 方法提要

将试样溶解于水,以硝酸镧为释放剂,在盐酸介质中,采用标准加入法,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

收分光光度计422.7 nm 波长处,测定钙含量。

6.5.1.2 试剂

6.5.1.2.1 盐酸溶液:1+11。

6.5.1.2.2 硝酸镧溶液:10 g/L, 称取10.0 g 硝酸镧,溶于水,稀释至1000
mL。

6.5.1.2.3 钙标准溶液:1 mL 溶液含钙(Ca)0. 1mg, 用移液管移取10 mL 按
HG/T 3696.2 配制的钙标

准溶液,置于1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该溶液现用现配。

6.5.1.2.4 二级水:符合 GB/T 6682—2008规定。

GB/T 1617—2014

6.5.1.3 仪器和设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有钙空心阴极灯。

6.5.1.4 分析步骤

6.5.1.4.1 试验溶液的制备

称取试样: I 类优等品约10 g,I 类一等品、Ⅱ类约2 g, 精确到0 . 0002 g,
置于100 mL 烧杯中,加

少量水溶解,加入5 mL 盐酸溶液,移入1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5.1.4.2 空白试验溶液的制备

在100 mL 容量瓶中,加入0.5 mL 的盐酸溶液,加2 mL
硝酸镧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5.1.4.3 测 定

用移液管分别移取10 mL 试验溶液,置于4个100 mL 容量瓶中,再分别加入0.00
mL 、0.50 mL、

1.00 mL 、2.00mL 钙标准溶液,再加2 mL
硝酸镧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调至最佳工作条件,于波长422.7 nm
处,用空白试验溶液调零,测定其吸光 度。以钙质量(mg)
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坐标相交

处,即为试验溶液中钙的质量。

6.5.1.5 结果计算

钙含量以钙(Ca) 质量分数 w。计,按式(3)计算:

style="width:2.97989in;height:0.69982in" /> (3)

式中:

mi— 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m — 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V — 移取试验溶液的体积的数值(V=10), 单位为毫升(mL);

V₁— 试验溶液的体积的数值(V₁=100), 单位为毫升(mL)。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为: I
类不大于0 . 0005%,

Ⅱ类不大于0 .003%。

6.5.2 EDTA 络合滴定法(Ⅱ类)

6.5.2.1 方法提要

在中性溶液中,铬酸钾与钡离子生成无定形沉淀,锶产生共沉淀,从而使钡、锶与钙分离,再用

EDTA 标准溶液滴定钙。

6.5.2.2 试 剂

6.5.2.2.1 无水乙醇。

6.5.2.2.2 铬酸钾溶液:200 g/L。

6.5.2.2.3 氢氧化钠溶液:50 g/L。

6.5.2.2.4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c(EDTA)≈0.05 mol/L。

6.5.2.2.5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c(EDTA)~0.005
mol/L,用移液管移取25 mL 乙二胺四

GB/T 1617—2014

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6.5.2.2.4),置于25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5.2.2.6 钙指示剂:5 g/L 三乙醇胺溶液,称取0.5g 钙指示剂(C₂₁H₁N₂O,S),
溶于100 mL 三乙醇胺

溶液(1+10)。

6.5.2.2.7 甲基红指示液:10 g/L。

6.5.2.2.8 无二氧化碳的水。

6.5.2.3 分析步骤

称取约7.5 g 试样,精确至0.0002 g, 置于300 mL 烧杯中加入150 mL
无二氧化碳的水,使试样溶
解。加入1滴甲基红指示液,试液应呈纯黄色,若不呈纯黄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试液到纯黄色,再加
1滴氢氧化钠溶液,加入16 mL
无水乙醇(对于锶的质量分数不大于0.33%的试样亦可不加)。用滴定 管加入32
mL~33mL
铬酸钾溶液,加入速度使溶液恰呈直线流出,同时缓慢搅拌试液,加完后,搅拌
30 s,再转移至25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1 h,
再用慢速定量滤纸干过滤,弃去 10mL 前滤液。用移液管移取100 mL
滤液置于200 mL 烧杯中,滴加5滴~8滴钙指示剂,加入4 mL
氢氧化钠溶液,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6.5.2.2.5)滴定至溶液呈亮绿色,并在30
s 内不再发

生变化为终点。

若终点不突跃,绿色发暗,则为锶分离效果不好或锶的质量分数超过0.8%,遇此情况可减少取样

量,另补加优级纯氯化钡,使其总量仍为7.5 g,
从而使锶的质量分数在0.8%以下。

同时同样做空白试验,空白试验溶液用与试样质量相等的优级纯氯化钡,其他加入试剂的种类和量

(标准滴定溶液除外)与试验溶液相同。

6.5.2.4 结果计算

钙含量以钙(Ca) 质量分数 w₄ 计,按式(4)计算:

style="width:4.15329in;height:0.66682in" /> ( 4)

式中:

V —
滴定试验溶液所消耗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滴定空白试验溶液所消耗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c —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 — 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V₁—— 移取试验溶液的体积的数值(V₁=100), 单位为毫升(mL);

V₂— 试验溶液的体积的数值(V₂=250), 单位为毫升(mL);

M—— 钙(Ca) 的摩尔质量的数值(M=40.08), 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少于0.003%。

6.6 硫化物含量测定

6.6.1 方法提要

硫化物与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碘,从而测定试样中的硫化物

含量。

6.6.2 试 剂

6.6.2.1 碘溶液:6.5 g/L, 称量6.5 g 碘和17 g
碘化钾,溶于水中,用水稀释至1000 mL, 保存于棕色带 塞的瓶中。

GB/T 1617—2014

6.6.2.2 冰乙酸溶液:1+9。

6.6.2.3 硫酸溶液:1+8。

6.6.2.4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₂S₂O₃
mol/L。

6.6.2.5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₂S₂O₃
mol/L,用移液管移取50 mL 硫代硫酸钠标准
6.6.2.4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6.2.6 淀粉指示液:10 g/L。

6.6.3 仪器和设备

微量滴定管:分度值为0.01 mL 或0.02 mL。

6.6.4 分析步骤

称量约25 g 试样,精确到0.01 g, 置于碘量瓶中,加80 mL
水,混匀。用移液管加5 mL 碘溶液,加 5mL
冰乙酸溶液,盖上瓶塞,摇动至试样溶解,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量的碘,直到溶

液呈草黄色,加入2 mL 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在30 s
内不变即为终点。

同时同样做空白试验,空白试验溶液除不加试样外,其他加入试剂的种类和量(标准滴定溶液除外)

与试验溶液相同。

6.6.5 结果计算

硫化物含量以硫化物(以S 计)的质量分数w。 计,按式(5)计算:

style="width:4.14007in;height:0.63998in" />

式中:

……………………

(

5)

V。——滴定空白试验溶液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 —
滴定试验溶液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c —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 — 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 硫(1/2S) 的摩尔质量的数值(M=16.03), 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为: I
类不大于0 .0002%,

Ⅱ类不大于0.0004%。

6.7 铁含量测定

6.7.1 方法提要

同 GB/T 3049—2006 中第3章。

6.7.2 试剂

6.7.2.1 盐酸溶液:1+1。

6.7.2.2 硝酸溶液:2+3。

6.7.2.3 铁标准溶液:1 mL 溶液含铁(Fe
用移液管移取1 mL 按 HG/T 3696.2 配制的铁标准

溶液,置于1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该溶液现用现配。

6.7.2.4 其余同GB/T 3049—2006 中 第 4 章 。

6.7.3 仪器和设备

分光光度计:带有4 cm 的比色皿。

GB/T 1617—2014

6.7.4 分析步骤

6.7.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按 GB/T 3049—2006 中6 . 3规定,使用4 cm
比色皿及相应的铁标准溶液用量,绘制铁含量为

0.01 mg~0.1 mg标准曲线。

6.7.4.2 试验溶液的制备

称取约5 g 试样,精确至0.0002 g, 置于100 mL 烧杯中,各加10 mL
盐酸溶液、1 mL 硝酸溶液和 10mL
水,煮沸,溶解后加入适量的滤纸浆,搅拌,冷却至室温,将溶液和滤纸浆一同转入50
mL 容量瓶

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干过滤,弃去前10 mL 滤液。

6.7.4.3 测 定

用移液管移取试验溶液10 mL, 分别置于100 mL 容量瓶中,以下按GB/T
3049—2006 中6.4 规 定

从"必要时,加水至60 mL … … " 开始进行操作。

同时做空白试验,空白试验溶液除不加试样外,其他操作和加入的试剂与试验溶液相同。

根据测得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铁的质量(mg)。

6.7.5 结果计算

铁含量以铁(Fe) 的质量分数w 。计,按式(6)计算:

style="width:3.93333in;height:0.68684in" /> …… …………… (6)

式中:

m,—— 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铁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mo— 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的空白试验溶液中铁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m — 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V — 移取试验溶液的体积的数值(V=10), 单位为毫升(mL);

V₁— 试验溶液的体积的数值(V₁=50), 单位为毫升(mL)。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为: I
类、Ⅱ类优等品不

大于0 . 0001%,Ⅱ类 一 等品不大于0 . 0003%。

6.8 水不溶物含量测定

6.8.1 方法提要

试样溶于水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烘干至质量恒定,根据烘干后残留物的量,确定水不溶物的

含量。

6.8.2 仪器和设备

6.8.2.1 玻璃砂坩埚:滤板孔径5 μm~15μm。

6.8.2.2 电热恒温干燥箱:温度能控制在105℃±2℃。

6.8.3 分析步骤

称取约25g 试样,精确至0.01 g, 置于400mL 烧杯中,加200 mL
热水溶解试样,加热煮沸,在微沸

状态下保持10 min,
用预先在105℃±2℃下质量恒定的玻璃砂坩埚抽滤,用热水洗涤至滤液无氯离子

GB/T 1617—2014

反应(用硝酸银溶液检查)为止。将玻璃砂坩埚和水不溶物一起置于105℃±2℃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干

燥至质量恒定。

6.8.4 结果计算

水不溶物含量以质量分数w, 计,按式(7)计算:

style="width:2.81328in;height:0.57332in" /> …………………… (7)

式中:

m₁— 干燥后水不溶物及玻璃砂坩埚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o——玻璃砂坩埚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 ——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为: I
类和Ⅱ类优等品不

大于0.003%,Ⅱ类一等品不大于0.01%。

6.9 钠含量测定

6.9.1 方法提要

在盐酸介质中,采用标准加入法,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589.0
nm 波长处,测定

钠含量。

6.9.2 试剂

6.9.2.1 盐酸溶液:1+11。

6.9.2.2 钠标准溶液:1 mL 溶液含钠(Na
mg,用移液管移取10 mL 按 HG/T 3696.2 配制的钠标

准溶液,置于1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该溶液现用现配。

6.9.2.3 二级水:符合 GB/T 6682—2008 规定。

6.9.3 仪器和设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有钠空心阴极灯。

6.9.4 分析步骤

6.9.4.1 试验溶液的制备

称量约10 g(一等品约2 g) 试样,精确到0.0002g, 置于100mL
烧杯中,加水溶解,转移至100 mL

容量瓶中,加入5 mL 盐酸溶液,加水至刻度,摇匀。

6.9.4.2 空白试验溶液的制备

在100 mL 容量瓶中,加入0.5 mL 盐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6.9.4.3 测定

用移液管分别移取10 mL 试验溶液,置于4个100 mL 容量瓶中,再分别加入0.00
mL 、0.50 mL、

1.00 mL 、2.00mL 钠标准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调至最佳工作条件,于波长589.0 nm
处,用空白试验溶液调零,测量吸光 度。以钠质量(mg)
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将曲线反向延长与横坐标相交

处,即为所测试验溶液中钠的质量。

GB/T 1617—2014

6.9.5 结果计算

钠含量以钠(Na) 质量分数 ws 计,按式(8)计算:

style="width:2.97989in;height:0.69344in" /> (8)

式中:

m₁— 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钠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m — 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V — 移取试验溶液的体积的数值(V=10), 单位为毫升(mL);

V₁—— 试验溶液的体积的数值(V₁=100), 单位为毫升(mL)。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为:优等品不大于

0.0005%,一等品不大于0.005%。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采用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7.2
要求中规定的所有指标项目均为型式检验项目,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每三个月至少进行一次型式

检验。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更新关键生产工艺;

b) 主要原料有变化;

c) 停产又恢复生产;

d) 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e) 合同规定

7.3 要求中 I
类规定的所有指标项目及Ⅱ类规定的氯化钡、钙、硫化物、铁含量均为出厂检验项目,应
逐批检验。

7.4
生产企业用相同材料,基本相同的生产条件,连续生产或同一班组生产的同一级别的工业氯化钡
为一批。每批产品不超过120 t。

7.5 按 GB/T6678
的规定确定采样单元数。采样时,将采样器自袋的中心垂直插入至料层深度的3/4
处采样。将采出的样品混匀,用四分法缩分至不少于500g 。
将样品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的容器中,密
封并粘贴标签,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批号、采样日期和采样者姓名。
一份供检验用,另一份保存备 查,保存时间由生产企业根据需要确定。

7.6 生产厂应保证每批出厂的工业氯化钡产品都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7.7
检验结果如有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应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中采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即使只
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时,则整批产品为不合格。

7.8 采 用GB/T 8170 规定修约值比较法判断检验结果是否符合本标准。

8 标志和标签

8.1
工业氯化钡包装袋上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内容包括生产厂名、厂址、产品名称、类别、等级、净含
量、批号或生产日期、保质期、本标准编号及 GB190—2009
中规定的“毒性物质”和GB/T 191—2008 中 规定的"怕雨"标志以及符合 GB15258
的安全标签。

8.2
每批出厂的工业氯化钡都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生产厂名、类别、等级、厂址、产品名称、类
别、等级、净含量、批号或生产日期、保质期及本标准编号。

GB/T 1617—2014

9 包装、运输和贮存

9.1
工业氯化钡采用双层包装,内包装采用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外包装采用塑料编织袋。包装内袋用
维尼龙绳或其他质量相当的绳扎口,或用与其相当的其他方式封口;外袋采用缝包机缝合,缝合牢固,无
漏缝或跳线现象。每袋净含量为25 kg,也可根据用户要求的规格进行包装。

9.2
工业氯化钡在运输过程中应按照危险品运输要求运输,轻装、轻卸,防止包装损坏,防止雨淋、受 潮,禁止与氧化剂、酸类、食品添加剂等物品混装混运。

9.3
工业氯化钡产品应按照毒性物质相关贮存要求贮存,在贮存过程中应防止受潮和散失,禁止与氧
化剂、酸类、食品添加剂等物品混存。

9.4
工业氯化钡在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包装、运输和贮存的条件下,自生产之日起保质期不少于
12个月。

10 安全

10.1 危险性

按照GB12268—2012 第4章的规定,氯化钡属第6.1项毒性物质,UN
号1564。氯化钡不易燃、不

易爆,与三氟化硼接触剧烈反应。有害燃烧产物为氯化氢、氧化钡。灭火方法:水、泡沫、砂土。

10.2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口服后急性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脉缓、进行性肌麻痹、心律紊乱、血钾明显
降低等。可因心律紊乱和呼吸肌麻痹而死亡。吸入烟尘可引起中毒,但消化道症状不明显。接触高温

本品溶液造成皮肤灼伤可同时吸收中毒。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钡化合物的工人,可有无力、气促、流涎、口腔黏膜肿胀糜烂、鼻炎、结膜炎、腹

泻、心动过速、血压增高、脱发等。

10.3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

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2%~5%硫酸钠溶液洗胃,导泻。就医。

吸入氯化钡粉尘会发生肺沉埃沉积病、急性肺炎和支气管炎。

10.4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
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

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10.5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

戴空气呼吸器。

GB/T 1617—2014

眼睛防护:戴化学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劳保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

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延伸阅读

更多内容 可以 GB-T 1617-2014 工业氯化钡. 进一步学习

联系我们

DB36-T 916-2023 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应用技术规程 江西省.pdf